发布时间:2020/4/19 19:20:56   浏览:329

从事职场多年总结的心得体会

别用你的感动去绑架自己

职场经验:天天加班是你的错

1.工作到底值不值得

为加班祭出的碳水化合物份额,捧着电脑入睡,赶方案三天没洗头,那些看不到摸不着的认同感和价值观...你问,为了工作值得吗,不值。但如果你把主语换成第一人称,你就能在自己和工作之中找到一种平衡,更知道应该如何对待每一件事情。工作,为自己。

2.盲目付出≠被需要

我们经常容易被自己感动,但是忘记别人想要的是A不是B,同理工作也是一样,很多时候我们喜欢去盲目付出,认为自己每天加班如此辛劳诚恳,但且记住莫把盲目的付出当成上进,来感动自己绑架他人。在这种情况下,你的产品和用户需要是不匹配的啊,用户是不愿意为非自身需求那部分的溢价买单的。加班不是老板的需求,而是你的错位匹配。

Doing is better than perfect. 曾经有一个阶段工作压得我透不过气,我问过一个问题,在更快地完成和追求完美之间,应该怎样选择。这是我收到的答案,从此这句Facebook company motto 就成为我面对问题时的解决方法。

一个思考及讨论

每个年轻人都挺茫然的吧,不知道你对职场天花板怎么看,这个东西像施了咒语一样在2018的下半年会往复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想要破局绝不是单一元素可以决定的,是多项的叠加,运气、职业素养、处理问题的方式、与人沟通、全局观等...

职场连环杀,哪个方案不N+

工作技能:方案/稿件撰写方法论

1.哪里来的捷径

职场确实不全凭实力,拥有好机遇是件幸运的事,但有些东西始终都是泡沫,潮水褪去,真本事才是你能够傍身的东西。夯实职业素养也许是个苦功夫,但是越往后走就会发现一切值得。曾经有人和我说过,写作的人是最苦的,因为写作是孤独的没有捷径的,所有的提升是你反复推敲一遍遍修改得来,如果一定要说捷径那可能在写作初期有一个办法就是去模仿,以及用目的导向去进行逻辑倒推。

就像黑泽明谈巴尔扎克快写慢改——巴尔扎克说过对作家(包括小说家)来说,最基本和必须的就是要耐得住一次只能写一个词的枯燥,那是当任何作家的首要条件。

还不是改出来的

从不懂内容到能够理顺稿件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这中间大概经历了十几二十多篇稿件编校,保持阅读,上百封的邮件回复,以及长期进行会议记录。忽然有些开窍大概是在我集中大量的帮助编辑老师做了一些编校稿件的工作之后。从大的文章逻辑,到小的词句、语病,甚至到写作初心和诚意这样一点点去磨和考究,认真的对待每一件事情每一处细节,甚至你可以给自己顶“光环”,这样让反复的刻意练习也变得充满意义。去重复,你要的东西真的会不期而遇。

而有关写作,我想分享的是:

1.少量使用形容词副词,简洁清晰的去表达;

2.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减少无意义的白描。

3.逻辑顺畅很重要,进入主题不可拖沓,但正文段落需要给读者留出思考和休息的时间。

4.保持趣味、带来惊喜感、有新知和价值。

5.需要有一个出色的钩子,告诉别人你写的是什么,我为什么要看,勾起别人的欲望,才会有机会。

6.不放过任何一个写作的机会,包括会议记录。

7.如果有零散的点在蹦来蹦去,请记录下来。

2.改了30多遍方案后的我... 总结了些自己有关内容案的方法论

1.重视Brief并进行阅读理解分析

解读brief的背后透露的信息,甚至有时候这里就藏着你的传播主线,以营销的角度去思考,媒体的不同调性去讲述,进行不同语言系统的处理。其实就是基于品牌的内容,你能给予的是什么,价值在哪里

2.搜集资料

每一次灵光乍现的时刻都来自于背后每一点的积累

a.最基础的是解读sales同事给到的资料,从而获得品牌本次主打方向等信息。

b.深入了解企业、行业的B端影响力,C端用户看法,以及本次campaign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想清楚,像个戏精

以不同的角色,问自己更多的问题。

  • 你是传播者

  1. 审视整个传播资源搭配是否合理。资源形式是辅助我们更好的去呈现和讲述事情的一种方式,使用方法是合情合理合适。

  2. 故事是否顺畅,如何让审阅者更加清晰明了,传播策略等更加立体,提升方案阅读感受。

  3. 我们在其中的价值挖掘,考虑如何把故事讲明白,受众以及客户才会产生共鸣。

需要思考如何以更加恰当的时机、角度、方式、言语。

  • 你是受众

站在受众的角度去考虑,这个创意我看到会是什么反应,会觉得有趣或眼前一亮吗。以审视的角度,为自己的作品打分。

营销人容易沉浸在自嗨中,需要不断去思考和完善。

  • 你是客户

需要站在客户角度思考企业的高光在哪里。

多角度思考,反复问自己,才能做出清晰的表述。


4.足够发散,找寻你的big idea

不去限制自我的打开思路,想到什么就记录下来,从核心洞察出发,再逐层向外发散。


5.完善你的故事线

利用脑图等画出方案的主框架,这是一个整理信息和组合的过程,如何根据传播主线去完善你的故事线,逻辑不可跳。


6. 填充内容,落下去

根据逻辑框架及故事线填充内容,呈现整体的创意。之后去审视,是否可以打动自己,你的创意落点是否可以和消费者建立共鸣。反复的加工调整理顺,像写稿子一样,去寻找是否存在逻辑问题,以及是否有割裂和断层。


7. 视觉化呈现

更多的用图表去视觉化表达, 合理利用每一页的空间。


一个思考及讨论

从一份工作中我们究竟最应该学到的是什么?是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的解决方法,还是去了解产品或商业模式它背后的逻辑。

你浪费的是你的生命


个人成长:信息交换 & 因式分解 & 同理心


1.你的信息就是你的样子

你获取的信息构成了你的世界观,你就是你所看到的信息。人最宝贵的是时间,因为这就是你的生命。如果你是一个好的投资人,应该把时间投入在高价值回报的事物上。土摩托老师说一个人把时间花在哪里,基本上可以决定此人幸福指数的高低。时间应该花在高质量的信息交换上,而好的书籍和片子是聪明人花费宝贵时间做出来的,选择它们就节省了我们的时间。而低质量的信息,是陌生人生产的毒品,绑架我们的大脑奖赏回路,把我们变成靠本能生活的低等生物。2019成为一个会拒绝的“坏人”,学会减少无谓的消耗。


2.公式化解决你的问题

近期看到一个因式思维,觉得对于解决问题和思考很有用。据说很多厉害的大佬,在分析复杂问题时,倾向于将问题拆解成公式。就是把你的问题公式化,利用数学思维把复杂问题具体化的拆分。把问题拆分成为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相关参数,用加减乘数将其串起来。


这样做的好处是:1)提高归因效率:迅速在纷乱的信息中抽拔出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推理出正确的下一步行动。2)提高预测准度:在提出计划时,对于计划实施后的效果有更精准的预估。公式一摊开,所有的因果关系和影响因素一目了然,不会因为遗漏了其中任何一个变量,而对方案的效果出现误判和偏差,从而减少方案实施后出现的问题。


这样做了之后,许多复杂的问题变得异常清晰,也节省了很多之前在无效信息上所花的时间。甚至将公式变为团队的汇报归因流程,减少所有人在归因上所花的时间。同时在商量行动时,更准确地对比不同方案的预计影响,做出成功率更高的决策。

--引用《18年收获的十种思维模式》,部分删减。


比如我们可以从campaign想要达到的效果和目的去倒推,并清晰明确其中的重要变量。还可以根据已知因变量自变量及常数,去推导预估效果,比如可以用于一些广告效果的预估等。甚至可以帮助你去分析数据,排查是在哪一步出现了问题。


3.问什么是美的,不问什么是对的


我们就像是一个个平行世界里的小宇宙,没有认知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所以我们没必要强求他人三观与己相同。太执着让别人观点和自己一致,只会催生孤独。不用狭隘去审视评判他人,而尝试去理解。接受不同,拥有同理心。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真诚分享,我们一起回顾下,希望有助于你把有用的东西内化于心。保持清晰的自我认知,用心梳理,减少焦虑。


1.别做感动自己绑架他人的事:关于职场的三个反常识讨论

  • 为自己打工

  • 加班不是老板的需求,是你做了错位匹配

  • Doing is better than perfect

2.谁不是从改改改那里走来:关于工作技能的方法论总结

  • 追求捷径,不如追求重复:写作的TIPS分享

  • 没有什么天赋异禀,巴尔扎克也是改出来的:好方案是个好故事

3.你浪费的是你的命:关于个人成长的一些建议

  • 时间用于高质量的信息等价交换

  • 公式化解决问题

  • 接受不同,拥有同理心


相关信息

本站免费提供信息交流,请自行分辨信息真假,如有损失,本站概不负责。谢谢您对本站的支持!  
备案号: 赣ICP备2022005083号-1  
网站在线客服: hotman021